光伏发电用地主要是符合政策、适合光伏建设的荒地、坡地和部分林地,不占用基本农田。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在光伏用地上,积极探索种植中药材、牧草等作物,实现与农(林)互补。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一些光伏用地已经套种了小麦、油菜等作物。村民告诉记者,工作时会注意,不会损坏光伏板等设备;光伏板的空 gap处会种植普通作物,光伏板下会种植一些喜阴的作物。熊飞说,他正在和当地的乡镇村一起探索,药材和作物的选择很重要。“产值和产量都要考虑,适合种就有人愿意种。”
李琳说,“农光互补”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在板下、板间种植农作物,形成“上面发电,下面种植”的建设模式,实现“一地两用”、“一地多用”。
图为光伏板下套种小麦等作物。张旭摄李琳提醒,在项目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光伏发电项目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农业因素对项目经济的影响;整体布局,长远规划,最终实现与光伏、农业的优势互补。
“对于村民来说,我们也看重项目带来的致富机会。”巫山县梁平乡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吴早清说,雅村有360亩光伏发电地,准备套种天麻、党参等中药材,也在尝试种植其他作物。
资料图为风力发电设备。梁平集输电站供图“项目建设的时候,最多的时候需要1000多名工人,很多村的人来干活。”向祠堂介绍,项目建成后,村民通过出租土地和给光伏地除草增加了收入。以除草为例,用割草机干活,一天能拿140到50元的工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每个重达数百吨的“大风车”也成为了山里的一道风景。同时,吴早青提到,在重庆石柱、湖北利川,风力发电机也催生了一些网络名人中的景点(如“刀背梁”),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这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图为工作人员在梁平集输电站后台工作。张旭将继续通过降本增效发展清洁能源。
\”我们将继续做好清洁能源发展工作.\”巫山县发改委副主任王茂华说,巫山县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000小时左右。剔除生态红线等制约因素,巫山县光伏可开发装机容量近156万千瓦;风能年可利用小时数约1900小时,理论可开发装机容量71万千瓦。
目前,该县已建成光伏发电项目1个,正在建设光伏发电【天辰平台网上报名】项目2个。根据规划,巫山县将在“十四五”后期发展六大风电、光伏项目,通过推广抽水蓄能,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景区清洁能源总装机150万千瓦。
熊飞提到,在项目的第二阶段,通过相关技术的改进,风电和光伏发电设备的功率转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未来,该项目将在储能方面进行更多尝试,以进一步提高其调节能力。
图为巫山县梁平乡。张旭拍摄的照片是绿树掩映下的光伏建筑。张旭摄中新。com重庆4月10日电题:三峡库区首个“风光农(林)互补”新能源项目:大山“风光”无限好。
作者张旭
从巫山县城出发,车沿着大巴山余脉蜿蜒的公路上行。约一小时,在长江及其支流大宁河的中部,是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巫山县合作建设的三峡库区首个“风光、农林互补”的新能源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开工,完成首批机组并网发电,目前已进入第六个年头。
“我们这里风很大。没想到风也是资源。”巫山县梁平乡花家村的村民告诉宗庙,那种强烈到会把人吹走的风,再加上“火在燃烧”的阳光,转化成了能量输出的大山,给村民带来了无限的“风光”。这六年,家乡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风景更美了,日子更有希望了。
景观农业(森林)如何互补?能源转型和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有哪些痛点?对当地绿色发展有什么影响?空房间未来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对此,中新网记者。com最近去了一下,了解了一下。
图为山上的光伏发电设备。张圩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互补性
据梁平汇流电站负责人熊飞介绍,梁平汇流电站年均发电量约2.4亿千瓦时,年产值约1.4亿元,节约标准煤约8.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万吨。
图为梁平集输电站航拍。张旭摄“我们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下可以互补,不分昼夜,相得益彰。”熊飞告诉记者,近年来5000亩光伏发电设备和17台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运行证明了这一点。
熊飞说,该项目覆盖巫山县梁平乡和三溪乡。据测算,该地区风力发电高峰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光伏发电高峰期为每年4月至10月,实现了“季节互补”。天气方面,稳定的天气适合光伏发电,一旦天气发生变化,多半就轮到“大风车”(风力发电设备)了。此外,风力发电的24小时可持续性也填补了光伏在夜间的“发电量空时间表”。
图为光伏板下种植的农作物。张旭摄“众所周知,如何实现发电的峰谷互补是电力行业的痛点。”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琳说,风光互补工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风能和太阳能的天然互补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削峰填谷的作用。此外,合理设计和匹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可以实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可靠供电,可以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目前,梁平汇流电站光伏装机容量18.2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4.25万千瓦。“下一步,我们将开展二期工程,进一步扩大产能。”熊飞介绍,电站运行情况良好。2022年光伏发电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风力发电效果持续良好。
图为光伏设备用地上的油菜花。张旭摄“农光互补”或成未来趋势
“新能源项目要可持续,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降本增效是关键。”李琳说,以光伏产业为例,无论是德国、西班牙还是中国,新增装机容量需求的初始驱动力主要来自政府补贴。随着政策补贴的下降和“双碳”时代的到来,只有降低光伏生产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性,才能将政策驱动转变为内生增长,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李琳表示,要实现这一点,一方面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和释放产能,降低上游硅材料、硅片等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另一方面,要以科技为突破口,通过新技术提高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此外,企业还应改善经营管理,降低各种要素价格,尤其是电厂的运营管理成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