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新思路_生态治沙新政策

[db:摘要]

科学研究早就证明,只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形成的沙化土地才能治理,需要治理。处理方法不限于种树,应乔、灌、草结合。荒漠化治理要“因水而绿”,即恢复的植被不能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对于天然的沙漠戈壁来说,保持其原始状态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让生活在其中的动植物不被打扰,是最好的选择。总之,要始终坚持“林适宜、草适宜、灌适宜、旱适宜”的原则。

(北京日报,作者为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沙漠生态学首席专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沙漠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波)然后,我们来了解沙尘暴形成的三个条件:一是地面有大量松散的沉积物,这是沙尘暴形成的物质基础;二是有强烈持久的大风,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是沙尘物质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障;三是大气结构不稳定,即冷暖气团之间必然存在相互作用,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局地热力条件。一般来说,春季生长季尚未开始时,由于地表没有植被覆盖,裸露的松散沉积物容易被强风卷起;沙漠和裸露地表【天辰娱乐入口】温度上升很快。只要两三天天气好,地面温度就能升得很高。如果此时强冷空 gas在中午前后过境,就会形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大气结构,此时往往会出现沙尘暴。

截至2020年底,“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育面积3174.29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84%。项目区45%以上的荒漠化可控土地面积得到初步治理,45.59%以上的农田得到绿化,61%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三北”防护林在工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从今年的沙尘天气来看,跨境运输的因素很多,主要来自蒙古南部的戈壁和荒漠草原地区。沙尘被大风带到几千米空的高度,顺着蒙古气旋后面的北风输送到中国,远远超过造林的冠层高度,没有“三北”防护林阻挡。“三北”防护林工程第六期仍在建设中,时间范围为2021-2030年。中国沙区的生态状况必将继续得到改善。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有干旱的沙漠戈壁等都会发生。我们只能减少它的危害,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它。

灰尘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常沙漠是地球表面重要的地理景观,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风大,植被较差。根据地貌和地表物质组成,沙漠通常分为沙漠、砾石沙漠(又称戈壁)、岩石沙漠、泥沙漠和盐沙漠。

荒漠生态系统是由小乔木、灌木、半灌木、半灌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动物和微生物及其生境组成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动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它具有不同于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独特结构和功能。它在防风固沙、水文调节、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在固碳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沙漠生态系统孕育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如分布在我国西北荒漠地区的雪豹、野骆驼、豺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23种;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3种,如山羊、狼、猞猁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四合木、沙冬青、半边天、长春花等20多种。

可能沙漠离大部分人都比较远,那就回到我们熟悉的尘埃——一种可以悬浮在空 gas中的气溶胶。大家可能不知道,它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尘埃沉降到土壤、森林、海洋中,就会起到重要的“肥料效应”。例如,每年有4.5亿吨灰尘通过大气输入海洋,对海洋浮游植物的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提供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元素,特别是氮、磷和铁,并为海洋表层水带来生物吸收的营养物质。灰尘对气候也有重要影响。比如,尘粒可以作为雨滴的凝结核,促进降水,又因为灰尘是碱性的,对防止酸雨有积极作用。尘埃还可以通过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和地表长波辐射,改变地球的辐射状况和大气热状况,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植树和治沙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如果不加控制,粉尘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200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开启了新时期国家重大生态工程驱动的荒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经过70多年的研究和积累,我国已经建立了荒漠化治理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持续改善,沙尘暴造成的危害明显降低。

“为了防止和控制沙漠化,我们应该种更多的树”和“变沙漠为森林”…近年来,社会上持类似观点的人很多,但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以树治沙”、“化沙为土”并不是绝对正确的命题。什么样的沙漠需要治理,如何治理,应该遵循科学的标准或者满足必要的条件。

在我国,荒漠化发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有两类地区:一类是北方农牧交错带,主要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有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这些地区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合理人类活动造成的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陕西北部等;二是在干旱地区的内陆河沿岸或位于内陆河下游的绿洲地区,由于过度利用内陆河水或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绿洲退化,自然植被衰退死亡,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干涸。

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主要表现在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缺乏。覆盖度低的低矮稀疏植被;土壤主要是风沙土和荒漠土,持水能力差,养分含量低;表面一般覆盖着松散的沉积物,容易被风侵蚀。因此,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抽取地下水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这些地区很容易发生荒漠化。

“近自然恢复”是荒漠化治理应坚持的科学理念,即利用当地乡土物种将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接近地带性植被的生态系统。通过科学有效的人工辅助和管理措施,依托自然生态过程,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到人类干扰前的状态,实现恢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人为因素造成的沙化土地是可以恢复的,因为这些地方以前是森林、草原、湿地或者固定沙地,那些天然沙漠不应该人为干预。

根据科学界的普遍共识,沙漠是干旱气候条件下长期地质环境演变的结果,沙漠环境中植被低矮稀疏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沙漠地区不缺土,风沙土本身就是一种土。中国干旱地区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单靠自然降水无法支撑大量树木的生长。大面积或高密度植树会降低地下水位,消耗所有土壤水分,导致沙漠生态系统崩溃。

最近北京春意盎然,却时不时遇到沙尘。有人把这次经历描述为沙尘暴,怀疑中国进入了新一轮的沙尘活动。严格来说,沙尘暴和这种沙尘天气是不一样的。

在气象学上,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空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明显降低的一种天气现象。沙尘暴天气可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类:

大气中均匀悬浮的沙或土壤颗粒(多来自外地,或当地扬沙、沙尘暴天气后遗留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

吹沙风吹起地面沙尘,使空空气相当浑浊,水平能见度1公里至10公里;

沙尘暴强风吹起地面的沙尘,使得空空气非常浑浊,水平能见度不足1公里。当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时,定义为强沙尘暴。

其实沙尘天气自古就有,并不是现代社会的“新伤”。根据《二十四史·五行》记载的统计,沙尘天气在公元前4世纪发生了2次,在4至10世纪的700年间发生了39次,在11至15世纪的500年间发生了97次,在16至19世纪的400年间发生了115次。随着时代的变迁,沙尘暴天气不仅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严重,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沙尘天气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现象。即使没有人类活动的干预,只要有条件就会发生,但人类活动的加剧会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从而加快沙尘天气的发生频率或加重其严重程度。

根据现代气象观测资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浮尘、扬沙、沙尘暴等天气现象呈现出波动递减的不规则趋势。20世纪50年代,各类沙尘暴天气发生最为频繁,平均每年63次,最高值为1954年的89次。此后,沙尘暴天气的年均发生次数逐渐减少,90年代平均只有5.7次。

不仅在北京,在全国也是如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监测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春季(3-5月)沙尘暴次数总体减少,强度从20世纪60年代的20.9次减少到最近10年的8.4次,沙尘暴次数每10年减少1.63天。

目前我国仍处于沙尘天气较少的背景下,受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的直接影响,沙尘频率会呈现一定的年际变化特征。虽然今年的沙尘暴次数比近几年有所增加,但从时间尺度上看,还是在正常范围内,而且这种波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存在。

“三北”防护林能否阻挡沙尘?

今年的几次大范围沙尘暴让“三北”防护林再次受到关注。很多人疑惑:好不容易建成的“三北”防护林怎么就不行了呢?

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个专业术语“荒漠化”。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导致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一直是世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荒漠化主要包括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水土流失)、盐渍化和冻融荒漠化四种类型。其中风蚀沙化就是沙漠化,在中国是面积大、分布广、危害最大的。

荒漠化的发生会导致地表植被退化、覆盖度降低、土壤裸露和荒漠化,从而改变地表成沙的临界风速,影响土壤侵蚀量和进入大气的粉尘含量,进而影响沙尘天气的频率和规模。荒漠化治理可以固定流沙,改良土壤,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就开始了防沙治沙的斗争。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人民政府森林开垦部在石家庄成立了河北西沙沙漠造林局,首次提出了“植树造林,防风沙,把沙漠变成良田果园”的目标。随后,我国先后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东北西部沙地、陕北榆林等地建设了大规模的防风固沙林。1958年,国务院成立了防沙治沙领导小组,并决定由中国科学院牵头成立防沙治沙科技队,调查中国沙漠的基本情况,开展有关治理措施的实验研究。六个荒漠化治理综合试验站相继建成,为中国荒漠化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1978年,我国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建设防护林体系,这就是著名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项目规划期为73年,从1978年到2050年,分八期进行。到2021年,第六期工程已经启动。

今年以来,中国已发生8次沙尘暴,影响多个省份,其中6次集中在3月以来的这一时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人好奇,为什么灰尘又密了?有人怀疑,这几年治沙工程的效果是不是开始减弱了?其他人建议应该在沙漠里种更多的树。今天,我们就这些问题来回答你的问题。

沙尘天气是自然现象,不是“新伤”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