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员在深潜后5分钟停留_海军南海深度潜水训练

[db:摘要]

——本报记者洪智

记者洪智穿着潜水装备进入水中。张斌摄近日,记者来到东部战区海军某机动打捞中队,适逢多功能潜水训练馆进行重装潜水课目训练。记者以“见习潜水员”的身份参加了这次训练。

走进多功能跳水训练馆,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个按深度划分的跳水池。池中的水清澈见底,潜水员的操作动作在波光粼粼下清晰可见。这种环境有利于教练员岸上指导,精准训练。

泳池边,一名潜水员正在换衣服,记者按照教练的要求仔细观察并学习动作要领。很快,在几名战友的帮助下,换下训练服的潜水员穿上了连体潜水服、氧气瓶和潜水头盔。然后他走向水池,后面跟着抱着管道的战友,快速检查管道余量。

一切准备就绪,潜水员跳入池中。

“这门课好像不难。”不断在脑海中重复刚刚看到的步骤,记者跃跃欲试。换衣服时,记者按要求穿上连体潜水服,并把拉链拉牢,仔细检查手腕和颈部的密封情况。

打扮完毕,确认通讯正常后,记者双腿准备起身。结果屁股刚离开座位,就被重型设备“拉”了回来。

“看着容易做着难!”记者心里想着,重新调整呼吸,双手和大腿同时发力,用腰部的力量再试一次。

“这装备不轻啊!”站在他身后,记者不禁叹了口气。在培训前的理论知识学习中,记者了解到,与之前的老式装备相比,现在这套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装备要轻很多。

受制于潜水设备,记者只能慢慢移动。走到泳池边,知道自己不可能像战友那样跳得那么“潇洒”,记者小心翼翼地走下扶梯。随着身体一步步往下沉,水压迫着潜水服,记者体会到了明显的束缚感。

入水后,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快速下沉现象。水没到脖子的时候,记者的身体居然浮了起来。

\”按下排气阀.\”记者按照教练的指示迅速按下阀门,明显感觉到有气泡打在手指上,然后身体慢慢下沉。

当脚触到池底时,记者听到了“蹲下放气”的指令,然后他慢慢蹲下,按下排气阀,慢慢迈步。没想到,双腿起跳的一瞬间,身体不受控制地倒向一边。【天辰平台注册地址】

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记者突然回忆起教练在我下水前说的一句话:“水下阻力大,动作慢是正常的。你不能在水下行走,但你必须弯下腰,用手和脚爬。”

记者立即稳住身体,定下心神,默念动作要领,试图前行,但无论如何,动作还是很缓慢。

很快,重装潜水训练接近尾声,记者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岸,按照流程卸下装备。记者有点沮丧,因为跟不上其他战友的训练速度。

“如果是在海里,最怕遇到的就是海流。流速不快时,双手插入海底泥床,可以平稳前行;如果流速稍快,就要现场灵活处置。”仿佛看出了记者的心思,副中队长丁解释道,“所以我们训练的每一个科目都要求提速,以应对突发情况。”

在随后的水下搬运、螺栓安装等课目训练中,记者见证了一名合格潜水员的速度——同一时间,一名新潜水员用很大的力气只能拧两个螺栓,而一名素质过硬的潜水员却能连接两个管子。

“对于潜水员来说,水下作业就是一场战斗,冲锋从潜水那一刻就开始了。”丁说,58年前,这个中队奉命支援南京长江大桥桥墩施工。老一辈潜水员涉足深水,浴血奋战,险象环生,高标准完成任务。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潜水员继承前辈精神,刻苦训练,屡创佳绩。中队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新长征突击队”、“水下救援模范中队”。

看着战友们娴熟的动作和认真的干劲,记者感受到了战斗精神的传承。

去加压舱进行深潜模拟训练,对记者来说是一个危险而又艰难的课程。

从外面看,压缩室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胶囊。为了直观感受机舱压力的变化,记者随身带了几个空瓶,走进了舱门。随着机舱压力的增加,记者的鼓膜有些胀痛。

起初,记者试图通过吞咽唾液来缓解不适,但效果并不好。看到这种尴尬,经验丰富的中队长陈鸿毅教了记者几个小技巧来帮助他们适应环境。

在此期间,记者特别关注了空瓶子及其周围环境的变化:加压到5米水深时,瓶子变形;15米处,手掌一挥就能感觉到空 gas的粘度;在20米处,瓶子被压碎了。

\”官兵的训练一般是潜到50米.\”得知他第一次只潜到20米,记者有些失望。不过在教练说第一次跑20米就不错之后,记者【天辰平台会员登录】又有了信心。在评估了自己的状态后,记者提出增加水深,挑战自己。

加压继续。二十米,二十五米,三十米…虽然此时已经是汗流浃背,但越来越大的数值让记者越来越兴奋。

“站住!”突然停下来让记者有点失落。陈鸿毅郑重解释说,记者的激动是由于体内氮含量过高而导致的“氮麻醉”。这种情况说明身体已经到了极限。气压恢复正常后,记者感觉特别累。

训练间隙,记者了解到,除了模拟训练,潜水员大部分时间都要在陌生的水域。救援潜水,打捞沉船,水下安全…他们从未停止挑战极限深潜,在一次次冲锋中把誓言刻在战位上【天辰登录报名平台】。

记者在重装潜水员战位训练的全过程中,不禁对战友肃然起敬!

记者手记

一寸水深一寸功。

海军潜水员是挑战自然和身体极限的特殊兵种。他们每次下水都是一次很大的能力考验。深潜之路,一寸深一寸硬。通过潜水训练,我对这支部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英寸的水更危险。模拟潜水30米,我的感受可以用“难忘”来形容。对于潜水员同志来说,比这更高难度的训练是家常便饭。训练中,记者深有感触地看到,战友们训练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生活上亲如兄弟姐妹、相互扶持。

军人只有两种状态:打仗和备战。他们准备得越充分,就越有可能获胜。潜水员在训练中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有科学可靠的伴随危险和困难的应对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不畏风险的勇气和斗志。现在装备先进了,训练条件改善了,保障有力了,就更需要带着紧迫感在日常生活中练好、练精本领,才能在关键时刻勇闯深海、搏击风浪。

基层土壤肥沃,积聚强大军事力量。基层部队战友的故事,也激励着我作为一名战地记者,要深入一线、踏入战场,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沾满汗水的文字讲述新时代强军故事,用冒着硝烟的影像记录新征程的训练场景,用崇高的使命、紧迫的步伐、火热的激情、崭新的面貌,书写一个军事记者的青春篇章。

记者走进东部战区海军某中队重装潜水员战位——

深潜,水下战斗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