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平台】历史博物馆盐的诞生_中国历史盐

[db:摘要]

说到盐,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各种风味的始祖”、“吃菜的大师”,是每天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没有盐,我们的生活会变得索然无味。

事实上,盐的用途远远不止烹饪。

诺邓盐井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明代以前主要居住着傣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传说当地的祖先在有盐和卤水渗出的地方放牧羊群,羊因为反复吃了晒干的盐粉而健壮生病,引起了牧民的注意。盐井的发现吸引了江苏、福建、江西、河南、四川等地的人们。他们或为盐民,或为盐商,在盐井开发、贸易交流、通婚中逐渐融合,形成了当地白、汉、彝、傈僳、阿昌、傣、苗、回等20多个民族的共同生活。

芒康盐井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族乡,毗邻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是滇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在盐的生产上,藏族和纳西族盐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开发盐井。

据舒曼介绍,吐蕃早期主要制盐方法是炭浸法,而同期南诏主要采用从四川传入的煎煮法。芒康盐井周围既没有煤矿,也没有柴火。如果采用煎煮法和其他制盐方法,成本会急剧增加。而且芒康盐井位于峡谷中,空间有限空,没有晒盐的平地,不可能像海岸带那样建设大规模的晒盐场。因此,藏族和纳西族盐民利用盐井气候温和、常年偏南风的有利自然条件,巧妙地依山而建盐楼,建盐田晒盐。藏族和纳西族盐民共同创造和改良了一套独特的制盐技术和生产工具。今天,芒康盐井仍然保留着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制盐方法。

芒康盐井的纳西族和藏族盐民在井盐生产中,以其独特的生产秩序,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古代的盐锅位于澜沧江东西两岸,西岸的盐锅主要由藏族妇女制作,东岸的盐锅主要由纳西族妇女制作。燕京地区的纳西族在生活习俗上与其他地区的纳西族有很大不同。他们虽然还有“祭天”等一些纳西东巴仪式,但穿着藏族服饰,会使用藏语、汉语和纳西语。因为盐的贸易,他们经常和四川、云南的汉人交往,一些风俗习惯也受到汉人的影响。黑盐井。位于云南中部,今云南省魏初禄丰县,清朝以前是云南最大的井【天辰登录】,产盐丰富。元代,黑井地区大量回、汉、彝等民族参与井盐的生产经营。为了处理好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平衡各族人民的需求,时任黑盐井总经理兼三道河政教处总经理的马寿,正在长期的盐政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回、汉、彝三族错开时间回井煮盐。每月初一、初五、初七,是回族人民的小康日;二、四、八,为汉井日;三、六、九是彝族人下井的日子。这种运行机制既保证了井盐生产经营的高效有序,又促进了井盐地区各民族的和谐共处、互助互爱、和谐发展。

04

盐的交换和贸易体现了各民族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西藏芒康盐井制作的盐,被周边群众称为“藏盐棒”。清朝和民国时期,主要靠马帮运输,沿滇藏川茶马古道跋山涉水,销往滇川藏。据文献记载,清朝后期,西藏境内以察隅县为界,上面多使用盐,下面使用芒康井里的盐。

在西藏波密,汉族商人经常运输井盐与当地人交换黄连。民国时期,云南德钦不产盐,日常生活所需食盐全部从芒康盐井运出。这些在茶马古道上从事运输和贸易的商队,有的来自云南德钦、西藏昌都芒康、四川巴塘。他们交易的物资涉及藏族的羊毛、羊皮、绒毛、青稞、黄连等各民族的特产,以及汉族的茶叶、瓷碗、布匹、红糖、白糖、粉丝、大米等。

芒康盐井产盐的交换范围还延伸到云南公山,与当地各族人民交换黄连、贝母、茯苓、麝香、熊胆以及水獭皮、飞鼠皮、火狐皮等山货。通过交流和贸易,汉族、藏族、纳西族、独龙族、昂热族、傈僳族等各族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民族之间的交流也大大加强。

滇西北盐井较多,有米沙、乔后、拉吉、诺邓等。其中,兰坪县拉吉井(以下简称拉吉井)出产的井盐由商队运过罗比雪山,与怒江峡谷居住的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等各族人民交换,进入未夕、中甸等地与藏族人民交换。诺邓盐井生产的井盐,早期被运到腾越地区(今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甚至远至缅甸。既有汉族商队,也有藏族、回族等民族组成的商队从事运输和贸易。因此,一些村落附近至今仍有“古宗平”、“惠平”等地名,即当年藏民马帮、回族马帮扎营的地方。

历史上,井盐的交换和贸易紧密结合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内在需求,为各民族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作者:

觉醒,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民族学博士。目前主要从事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旅游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撰写学术著作2部,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

监制|肖杨新华

统筹|刘全坤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提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的个人防护要求时,特别提到了盐的作用:外出和回家时,可以用冰盐水漱口,用蘸盐水的棉签擦鼻子。可见,盐在人类的生存、发展和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类的盐文化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一把“白金”钥匙。

01

中国人民对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人对盐资源的开发利用起源于何时?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无定论。

《明史旧录》说:“验盐名始于虞,但视为贡赋,非利,自周初与民共用。”但其描述有待进一步考证。夏天没有字,有没有盐就不得而知了。但汉代许慎写的《说文解字》中已经出现了“盐”字。

《广云笔记》中有“古人以沙之初煮海为盐”的记载,《太平玉兰》中也有“用沙煮盐”的说法。即【天辰平台代理注册账号】【天辰平台注册地址】在上古神农时代,黄帝手下名叫苏莎的诸侯将海水烹为盐,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有名字可考的盐工,被后人尊为“盐宗”。直到现在,许多地方都建有供奉盐宗的寺庙。

20世纪50年代,福建出土了仰韶文化时期的炊具,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史前就已经开始烹煮海盐了。殷商时期,商人以胶卖盐,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盐商。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是早期政府控制的盐专卖制度的创始人,他是第一个盐官。在古代,许多名人曾经贩卖私盐。比如差点推翻唐朝的黄巢,曾经和朱元璋争天下的张士诚,都是走私犯。

纵观古代文献,与盐及盐业相关的记载相当可观。通过这些文献记载,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开发利用盐资源的历史和中国悠久的盐文化历史。可以说,在古代,除了农业和纺织,其他行业都无法与盐业相提并论。

02

盐与国计民生和朝代兴亡

国史家任乃强说:“古代民族文化最早形成的地区,就是天然产盐或盐方便的地区。”如长江流域及北方的早期文化遗迹,多聚集在天然盐池、盐泉周围;尧、舜、禹都在河东盐池附近建都。“天府之国”的由来与四川盐铁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藏东昌都地区自古就有人类居住,也与该地区分布着丰富的盐泉有关…这些都是盐与文明共生关系的典型例子。

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文化史概论》一书中指出,谢贤(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的盐池是当时中国中原各部落的共同目标。谁占领了盐池,就表明他有资格成为所有部落的共同领袖。因为黄帝首先占领和控制了盐池,他的部落越来越强大,最终成为了中华人文的始祖。

03

盐文化遗产:生动记录各民族“三次交流”的史实

几千年来,人们在制盐、运盐、经营盐、销盐、用盐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在云南、西藏等民族共同生活和发展的地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盐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

编辑|梁

制作|胡琦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